Search

#育兒教育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有些家長從小到大都把孩子當成私人財產而不是個體,這樣的...

  • Share this:

#育兒教育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有些家長從小到大都把孩子當成私人財產而不是個體,這樣的習慣到孩子長大依舊持續著。

小智的父親和兄弟姐妹們一起做生意,因為公司經驗得不錯而聲勢浩大;於是長輩很習慣直接拿著大家的身分資料辦事情,小智曾接到會計事務所的電話通知說:「先生您好,我是XX事務所,某副總有提供您的資料擔任X公司的負責人,但是您的身分證好像換發過,要麻煩您更新給我喔!」

小智摸不著頭緒的找長輩詢問。

長輩的理由是:「這些事情你們又不懂,我要跟你們解釋這麼多效率太差了吧!你是懷疑我會害你嗎?我怎麼可能害你,這些最後都是要留給你們的,你以為我是為自己做嗎?」

經過激烈衝突和溝通後仍無效,但因為是家人的關係一再包容也讓故事不斷的重演......

時代的變遷有如一把刀🔪,在消費市場需求改變的同時來不及轉型而慘賠,當時需要許多人頭來貸款救公司,於是小智也成了其中一員,小智的長輩拿著他的身分證影本並且刻了一個木頭印章申請了貸款,到了銀行對保的前幾天告訴小智:「你如果不願意簽名就是要全家死,養大你有什麼用又不懂得感恩。」逼迫小智一定要對保簽名;最後的結果是小智完全不了解公司發生什麼事情的情況下在32歲的時候銀行現金全部清空還莫名其妙背上幾百萬連帶保證人的債務。

.......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從小就必須懂得溝通與尊重,孩子不是家長人生的的棋子♟,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就這個案例來說,如果雙方能夠好好溝通,告知真實情況及困難一起或許小智最後還是會”自願”選擇幫助這名長輩,也許做出的抉擇會改變最後的結果,即便不能改變至少也知道自己為什麼陷入債務危機。

但是此案例在小智父親默許該長輩任意挪用自己孩子身份,當場面失去控制的時候,誰又能為小智的人生負責呢?是該名長輩嗎?還是小智的父親?

最後的結果是肇事長輩們最後雙手一攤都沒辦法處理,小智在負債的情況下扛起家計與債務成為家中的經濟主要來源反過來照顧大家,這就是情緒勒索的經典案例呀!

身為家長的確值得好好省思🤔呢!孩子的個性、想法、需求都和我們不同;孩子超過20歲之後甚至必須獨立負法律責任,孩子真的可以當成家長人生的象棋讓你愛怎麼走就怎麼走嗎?這恐怕會變成用愛包裝的威脅呢!

懂事的孩子和小智一樣至少感恩自己被養大,而且還有能力賺錢還債以及讓大家平凡過日子;才能調整心情為長輩們找到不得已的理由來平衡自己的心理,讓自己不要在怨恨中過日子反而還反過來照顧長輩;但萬一小智陷入困境,讓人生充滿恨與負面情緒甚至狹怨報復那人生、家庭,這一切的一切真的就被自己的父親、長輩給毀了。

#情緒勒索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精算生活,創造理想人生的珊迪兔,遭遇人生低谷、不堪回首的財務困境、媽咪職業生涯上的轉折,樂於面對挑戰、喜歡與問題正面對決。即便生命給我們很多挑戰,睡一覺起床依然陽光燦爛
View all posts